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与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重磅打造的CPhI“思享会”——2021新药研发与CMC高峰论坛, 将于2021年7月16-17日在上海龙之梦大酒店盛大召开,以“激荡大时代,扬帆新十年”为主题,从源头创新到CMC研发及产业化,揭密新药研发先行者们的破局之道。浙江朗华制药将作为支持单位参与此次盛会(展位号:B28)。大会开幕之际,组委会特别邀请到浙江朗华制药副总裁孙敬顺博士加入CPhI“思享会”2021 创新破局系列专访。
孙敬顺 博士
浙江朗华制药,副总裁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药化学博士学位。
1999年至2013年先后在Barr Pharmaceutics, Emisphere Technology, and Amgen Inc. (ATO, 2003-2013) 等知名美国制药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等关键研发职务。2013年起,受国内药企邀请,先后在药明康德上海外高桥、扬子江集团药物研究院、睿智化学凯惠药业、复星医药集团及成员企业等公司分别任职分析服务高级总监、研究院副院长、常务副总经理、副总裁等职务。负责小分子药物研发经营管理,产学研科学联盟,产品管线组合管理,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包括工艺放大转产,临床样品供应,质量管理及体系搭建,高价值人才及项目引进等各方面工作。
Q:您是药物分析专家,请您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小分子创新药开发过程中药物分析的作用和重要性。
孙敬顺:药物分析在新药开发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安全有效地开发新药,通过分析手段获得的各方面包括质量在内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需要通过可靠的分析数据来证实产品质量是否在各方面达到设计要求,包括合成路线的可行性,杂质的控制,原料药或者制剂的稳定性等等。药物分析为原料药和制剂的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证,是药物开发的中心环节。
在早期药物发现阶段,先导化合物结构确认需要用质谱、核磁共振谱等高精密分析仪器完成。在临床前研究阶段,药理和毒理的评价,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ADME)的研究都需要使用准确、可靠的生物分析手段进行定性和定量,通过动物实验预测药物在人体内行为。之后的临床I期、II期、III期样品制备及商业化生产后的产品放行,稳定性研究,注册申报都离不开分析团队的参与。在整个药物开发过程中,没有分析的支持,就没有办法确定是否得到产品,杂质是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以及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否对治疗特定疾病有益或无效而且有害。在所有被销售、使用的商品中,对药品的监管是最 严格的,药品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这些都要通过严谨的,完整的,合乎规范的,可溯源的分析数据来保证。因此,整个创新药的开发过程都离不开药物分析的贡献,药物分析贯穿整个药物研发的始终,是药物研发高效运转的粘合剂和润滑剂。
Q:先进技术的应用必将加速新药的开发进程,超临界色谱方法开发及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有怎样的迭代升级,如何加速新药研发的进程?
孙敬顺:20世纪60年代,Klesper等人首先提出超临界色谱(SFC)。1985年第一台商品化SFC问世。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制备型SFC出现,采用便宜、环保、安全的二氧化碳作为流动相,SFC得以快速推广。2012年左右SFC突破了技术瓶颈,其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灵敏度达到了和HPLC相近的水平,仪器厂商和国际药企开始进行对分析SFC的GMP验证工作。2014年国际药企认可SFC可用于药物开发和生产当中,并将SFC方法作为符合GMP的放行分析方法。2015年SFC技术被收入到中国药典四部通则中,编号0531。
SFC分离技术有正向色谱属性,在手性分析方面比其他色谱技术更有效,据美国药企评估SFC可以分离检测早期discovery阶段90%以上手性化合物。而利用制备SFC纯化富集API或杂质具有先天不可替代的优势:二氧化碳离开超临界状态后会迅速挥发为气体,极大减少了后处理工作周期,由于有机溶剂用量很小,采用SFC对环保和废液处置都有很大帮助。SFC速度快,是HPLC的3倍;对于不易挥发,热敏,不溶于有机溶剂的化合物,SFC是GC的最佳替代技术;对于在水溶液或流动相中易水解化合物,二氧化碳是惰性物质,采用SFC技术会避免检测体系比如HPLC造成的水解。总之,SFC是对HPLC和GC技术的有效补充,SFC技术在国外已得到广泛使用,相信国内在超临界色谱技术创新应用方面会迎头赶上。
Q:身为CDMO的朗华制药,在助力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者完成从“0”到“1”的转化过程中,有哪些核心竞争优势?
孙敬顺:朗华制药是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生物的子公司,借助于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生物专业的早期药物发现平台,可以实现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生物新药研发前端的客户导流,同时结合朗华制药的CDMO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从化合物发现到商业化的全流程服务。
朗华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一流的CMC研发能力以及研发成果转化-商业化能力。朗华CMC各学科带头人均来自美国知名药企,均有20年以上制药工作经验,其中有两位已回国多年在国内著名CRO/ CDMO负责为客户实现产品商业化,累积了丰富的产品开发,注册申报,上市生产经验。经过多年耕耘,朗华工厂已经拥有完善的质量体系,在目前12个GMP车间的基础上,继续投资约10亿元新建车间,扩大产能,快速实现产能产量的灵活调配,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原料药、中间体的生产规模化。
不断进取的朗华更加了解客户,更能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在创新药物研发的不同阶段帮助客户提高研发的成功率和效率,节约成本,为客户IND和NDA申报提供更专业的支持,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者完成从“0”到“1”的转化。
Q:据悉,朗华制药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在服务本土创新企业,赋能创新药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方面有哪些转变和提升?
孙敬顺:朗华制药成立上海研发中心,主要致力于加强创新药的CMC研究这一板块,以实现公司CDMO业务在深度、广度、高度等各维度的提升;实现从中间体到API到制剂研发,从仿制药到创新药,从区域到全球的全面转型。比如在API制备方面,目前上海研发中心专注于承接创新药CMC开发项目以及相关定制放大项目,研制从几百克到十几公斤批量的API;在同一合同约定下,大批量API制备或商业化生产(20公斤到几吨)在浙江台州GMP车间进行,实现一站式CDMO服务。今年九月份后,上海研发中心制剂实验室将建成运行,R&D制剂研发活动和GMP临床产品制备可同时开展,届时朗华将有能力高效推进创新药制剂处方工艺设计开发,并提供临床前至临床二期的制剂产品放大制备服务。上海研发中心的建立,外加工厂扩建,国外BD团队的建设,将促成朗华逐步走向专业化、国际化,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与全球创新制药行业有效接轨,同步发展。
Q:朗华制药提供从临床前到商业化阶段的API和制剂的一站式CMC解决方案。请您介绍一下公司的CMC业务。
孙敬顺:朗华制药一站式的CMC业务包括原料药、制剂和分析3大部分。
原料药服务包括:合成路线筛选,药物的盐型/晶型筛选和结晶工艺研究,工艺开发、优化、放大,临床批API生产,生产工艺验证,工艺安全评估,商业化批次生产,以及原料药、高级中间体定制等;
制剂的CMC服务包括:处方前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辅料相容性研究,固体和液体制剂的处方和工艺筛选研究,工艺优化和放大研究, IND及临床样品制备,技术转移和商业化生产支持,以及IND、NDA的注册申报等。具有创新药研发平台、创新制剂研发平台、难溶药物增溶平台、缓控释平台。
另外,朗华的分析平台全力支持原料药和制剂的研发,生产及IND、NDA的注册申报。可以支持从原料药的路线筛选到制剂商业化生产各个阶段不同的分析需求,涵盖分析方法开发验证转移、稳定性研究、结构确证、杂质制备和表征、对照品制备和表征、理化性质表征,清洁确认和验证等各个模块的分析工作。具备快速开发手性分析方法,基因毒性杂质分析方法开发和验证,元素杂质分析方法开发和验证的分析能力。